• <i id="03flq"></i>
    <delect id="03flq"><center id="03flq"><ruby id="03flq"></ruby></center></delect>
    1. <i id="03flq"><bdo id="03flq"><li id="03flq"></li></bdo></i>

      <samp id="03flq"><th id="03flq"></th></samp>
      <progress id="03flq"></progress>
      <i id="03flq"><bdo id="03flq"></bdo></i>
      1. 首頁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新聞中心

        我們提供咨詢
        如想了解價格和產品的詳細信息,請聯系我們。
        公司新聞
        合肥益豐化工有限公司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監測報告
        日期: 2019-12-25  瀏覽:[ 2336 ] [關閉] [打印]

        五、污染識別
        5.1資料收集
        為了詳細、充分地收集和掌握場地相關資料及信息,本項目制定了資料收集清單。
        表 5-1  資料收集清單
        序號 類別 資料名稱 獲取與否
        1 企業基本信息 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地址、地理位置、企業類型、企業規模、營業期限、行業類別、行業代碼、所屬工業園區或集聚區 已獲取
          地塊面積、現使用權屬、地塊利用歷史等 已獲取
        2 企業內各設施信息 企業總平面布置圖及面積 已獲取
          生產區、儲存區、廢水治理區、固體廢物貯存或處置區等平面布置圖及面積 已獲取
          地上和地下罐槽清單 已獲取
          涉及有毒有害物質的管線平面圖 不涉及
          工藝流程圖 已獲取
          各廠房或設施的功能 已獲取
          使用、貯存、轉運或產出的原輔材料、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清單 已獲取
          廢氣、廢水、固體廢物收集、排放及處理情況 已獲取
        3 遷移途徑信息 地層結構、土壤質地、地面覆蓋、土壤分層情況 已獲取
          地下水埋深/分布/流向/滲透性等特性 已獲取
        4 敏感受體信息 人口數量、敏感目標分布、地塊及地下水用途等。 已獲取
        5 地塊已有的環境調查與監測 信息 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調查監測數據 已獲取
          其他調查評估數據 已獲取
        5.2現場踏勘
        為了充分了解場地現狀,工作人員對該場地進行現場踏勘?辈旖Y果見表5-2,現場踏勘的主要內容包括:
        1、重點了解場地現狀,勘察場地內歷史構筑物是否已拆除,場地內地面是否硬化,若已硬化,初步判斷是否會對采樣造成影響;
        2、重點勘查場地內是否有惡臭、化學品味道或刺激性氣味,污染或腐蝕的痕跡等,初步識別可能發生污染的區域;
        3、重點勘查場地內是否遺留地上或地下罐體、管線、溝渠等設施;
        4、進行鉆孔和監測井布置最合適的地理位置點識別;
        5、結合現場狀況初步確定土壤采樣深度;
        6、重點勘查場地周邊現狀、場地周邊環境概況,初步識別場地周邊的污染企業與敏感目標及其與場地的位置關系等。
        本項目場地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踏勘結果進行總結。踏勘結果見表5-2。
        表5-2  現場踏勘結果小結
        序號 方位 踏勘結果
        1 整體狀況 目前,場地內總平面布置為整個廠區劃分成四個功能區:廠前區,生產區,公用工程區和倉儲區。廠前區由辦公樓、門衛、泊車位構成,布置在廠區東南角,位于廠區南面,靠近園區道路,且設計了透綠柵欄與生產區分隔;生產區和工用工程區包括三棟生產車間(除草劑固體車間、草甘膦水劑車間、殺蟲殺菌車間)、動力車間、循環水系統、消防水系統位于廠區中部主干道兩側;鍋爐房、機修車間、污水處理站及危險固廢臨時貯存點位于廠區西北角;事故池位于廠區西南角;倉儲區由于物流流程和安全因素的考慮分兩部分布置,成品倉庫(除草劑倉庫、殺蟲劑倉庫)布置在靠近生產車間的區域,原料倉庫(危險品倉庫)、罐區布置在遠離操作區的區域,即廠區北部。
        。
        2 倉儲區 儲罐區:共4臺臥式儲罐,占地面積345m2,甲醇50m3  臥罐1臺
        丙三醇50m3  臥罐3臺(預留一臺備用);倉庫:1棟除草劑倉庫和1棟殺蟲劑倉庫;原料倉庫:1棟危險品倉庫
        3 公用工程區 動力車間、循環水系統、消防水系統位于廠區中部主干道兩側;鍋爐房、機修車間、污水處理站及危險固廢臨時貯存點位于廠區西北角;事故池位于廠區西南角。
        5.3人員訪談
        為了了解場地歷史情況、資料收集和現場踏勘過程中所涉及的疑問以及對已收集的資料進行考證,我單位工作人員對本項目場地知情人員進行訪談。
        人員訪談的主要問題包括:
        場地邊界確認;場地歷史用途;場地歷史上是否涉及重污染企業;場地內歷史構筑物的分布及其用途,構筑物及其功能是否發生明顯變化;場地內是否存在暗管、暗線等;場地內“三廢”處理、處置情況;是否發生環境和安全事故;資料收集過程中涉及到的疑問解答等。通過人員訪談,形成訪談記錄,詳見表5-3。
        表 5-3 人員訪談表
        序號 提問 回答
        1 能否提供該場地的相關土地文件? 能夠提供該場地的撥地定樁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房地產權證等土地文件作為確定調查面積及邊界的依據。
        2 該場地內土地的歷史用途? 該場地歷史上長期由荒地、農田及池塘組成,2011 年后該場地建成合肥益豐化工有限公司。
        3 該場地內歷史上是否存在重污染企業?其產品及工藝是什么? 場地歷史無重污染企業
        4 該場地內有無地下管線?有無該場地地下管線分布圖? 該場地內部分區域存在地下電纜、水管等,公司能夠提供明確的管線分布圖。
        5 企業三廢如何處理? 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委外處置,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處理;廢水:項目產生的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后進入合肥循環園污水處理廠處理;廢氣:項目在每條生產線產塵點設置集氣罩進行粉塵捕集,通過水膜除塵裝置洗滌吸收,達標后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兩個車間各設置一根15m高排氣筒,用以排放除塵后的氣體;有機廢氣經收集后通過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通過一根15m高排氣筒排放。
        6 周邊有無重污染企業存在? 具體行業? 項目東為安徽柏斯康醫療服務有限公司,南為清泉路,北為合肥正帆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西為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主要涉及基礎化學原料制造等行業。
        7 有無其他與場地相關的歷史資料? 無
        5.4調查結果與分析
        合肥益豐化工有限公司總平面布置功能分區為廠前區、生產區、公用工程區和倉儲區。場地內未發現惡臭、化學品味道和刺激性氣味,未發現明顯污染或腐蝕痕跡,場地內不存在偷排偷倒現象,危險廢物等的堆存拋撒情況。
        根據項目區實際情況,本項目重點關注生產區、公用工程區和倉儲區。根據前期調查確定的場地內現有的和歷史上原有生產工藝、原輔材料儲放、污染排放及處理等過程中產生的潛在污染物,初步確定潛在污染物為:
        (1)土壤監測指標包括:pH、砷、鎘、鉻(六價)、銅、鉛、汞、鎳、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有機農藥殘留。
        (2)地下水檢測指標包括:pH、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耗氧量、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氟化物、汞、砷、鎘、六價鉻、鉛和鎳、VOCs、有機農藥類。

        6、場地環境監測
        6.1、布點和采樣
        6.1.1、監測布點及采樣深度
        1、土壤監測布點及采樣深度
        根據《在產企業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技術規定,每個重點設施周邊布設1-2個土壤監測點,每個重點區域布設2-3個土壤監測點,具體數量可根據設施大小或區域內設施數量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土壤一般監測應以監測區域內表層土壤(0.2 m處)為重點采樣層,開展采樣工作。本次土壤監測將按照上述項目劃分重點設施和重點區域來布點。重點考慮儲罐區域、生產車間、污水處理站、危險化學品倉庫和應急事故池,共劃分5個區域,分別為儲罐區域、生產車間、污水處理站、危險化學品倉庫和應急事故池,具體點位為:污水處理東南側T2、罐區南側T3、草甘膦水劑車間南側T4、殺蟲劑車間東側T5、危險品倉庫南側T6、殺蟲劑倉庫東南側T7、除草劑固體車間西南側T8、應急事故池東北側T9、廠區西北角設置一個土壤點T1作為項目背景值,共計9個土壤采樣點位,土壤采樣數量為13個,具體見表6-1。
        根據《在產企業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土壤采樣應以表層土壤(0.2m處)為重點采樣層,同時在地下水井建設過程中應協同采集深層土壤樣品。本次自行監測項目中廠區西北角設置一個土壤點T1、罐區南側T3、草甘膦水劑車間南側T4、殺蟲劑車間東側T5、危險品倉庫南側T6、殺蟲劑倉庫東南側T7、除草劑固體車間西南側T8等共7個土壤點位采集0~50cm表層土壤;污水處理東南側T2和應急事故池東北側T9共2個土壤點位采集0-50cm、2-4m、6m的土樣。
        2、地下水監測布點
        根據《在產企業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技術規定,每個存在地下水污染隱患的重點設施周邊或重點區域應布設至少1個地下水監測井,具體數量可根據設施大小、區域內設施數量及污染物擴散途徑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地下水監測井應布設在污染物遷移途徑的下游方向。地下水的流向可能會隨著季節、潮汐、河流和湖泊的水位波動等狀況改變,此時應在污染物所有潛在遷移途徑的下游方向布設監測井。在同一企業內部,監測井的位置可根據各重點設施及重點區域的分布情況統籌規劃,處于同一污染物遷移途徑上的相鄰設施或區域可合并監測井。很據本項目的實際情況,本次地下水監測共設置4個地下水監測點,分別位于廠區西北角(背景值)DXS1、污水處理站東南側DXS2、殺蟲劑倉庫南側DXS3和應急事故池東北側DXS4。
        地下水采樣應以淺層地下水為重點采樣層,開展采樣工作,一般情況下監測井井深應低于近十年歷史最低水位5米,采樣深度應在監測井水面下0.5米以下。本項目地下水監測井深度為10米。具體見表6-2,點位圖見圖6-1。
        表6-1土壤監測布點
        序號 位置 監測項目 監測時間和頻次 備注
        T1 廠區西北角
        (背景值) pH、砷、鎘、鉻(六價)、銅、鉛、汞、鎳、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有機農藥殘留 有效監測1天,1次采樣 表層(0-0.5m)土壤;分析方法采用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分析方法
        T3 罐區南側   
        T4 草甘膦水劑車間南側   
        T5 殺蟲劑車間東側   
        T6 危險品倉庫南側   
        T7 殺蟲劑倉庫東南側   
        T8 除草劑固體車間西南側   
        T2 污水處理東南側 pH、砷、鎘、鉻(六價)、銅、鉛、汞、鎳、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有機農藥殘留 有效監測1天,1次采樣 0-6m土壤,土壤采樣深度分別為表層(0-50cm),2m-4m,6m;分析方法采用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分析方法
        T9 應急事故池東北側   

        表6-2地下水監測布點
        序號 位置 監測項目 監測時間和頻次 備注
        DXS1 廠區西北角(背景值) pH、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耗氧量、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氟化物、汞、砷、鎘、六價鉻、鉛和鎳、VOCs,有機農藥類。 有效監測1天,每天1次采樣 地下水水質樣品的管理、分析化驗和質量控制按HJ/T164《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DXS2 污水處理站東南側   
        DXS3 殺蟲劑倉庫南側   
        DXS4 應急事故池東北側   

        3、工作量匯總
        表6-3  工作量匯總表
        樣品類型 點位數量 鉆井深度(米/個) 表層土壤點位數 平行樣 樣品量(個) 總樣品數量
        土壤 9 6 7 / 3*2+7 17
        地下水 4 10 / / 4 

        圖6-1  土壤和地下水監測點位圖


        6.1.2、土壤及地下水采樣
        6.1.1采樣前準備
        為了提高現場采樣效率,保證采樣點的精確度及保證采樣質量,本項目工作人員在開展現場采樣之前,做了嚴謹而充分的采樣前準備活動,具體包括:準備采樣所需的相關資料和設備、采樣監測點的現場定位、場地內采樣障礙物的探測。
        (1)采樣前的相關資料及設備準備
        本階段主要內容包括:
        GPS儀器進行經緯度校準,在電子地圖上找到監測點位的經緯度坐標,并將點位號及對應的經緯度坐標按順序輸入GPS,以備采樣時在現場直接調用;
        準備采樣所需的場地基本信息資料、GPS、卷尺、水準儀、相機、簽字筆、采樣記錄單、土壤及地下水采樣所需的工具及樣品保存設備、地下水井建井資料、工作人員的防護設備等;
        調試采樣設備,保證其功能正常,對于易損壞的儀器、設備盡量多備一套;
        對于現場采樣人員、記錄人員、送樣人員等工作做好安排,指定專人保管場地調查資料及相關記錄數據。
        (2)監測點現場定位
        本階段主要內容包括:
        根據場地基本信息資料,利用GPS在現場確定場地邊界;
        利用上一階段已輸入了監測點位編號及經緯度數據的GPS在現場找到對應的監測點位,并做好標記;
        利用水準儀確定場地內各監測井的水位標高,同時作好記錄。
        (3)采樣障礙物探測
        本階段主要內容包括:
        參考場地現狀資料及場地歷史資料或使用金屬探測儀等設備探測地下電纜、暗管、暗線等地下障礙物,場地內若存在地下障礙物,在布點采樣時應及時調整監測點位,避開地下障礙物;
        若遇到無法清理的障礙物影響采樣時,適當調整監測點位,同時記錄相關情況并進行說明。
        6.1.2現場采樣
        1、土壤采樣
        土壤采樣嚴格按照《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25.2-2014)、《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等相關技術規范中的要求進行。
        (1)樣品采集
        本項目在鉆孔達到所需深度后,獲取原狀土樣,按照不同深度分別采集土芯作為樣品。
        (2)現場記錄
        現場采樣人員,通過肉眼觀察樣品的顏色、樣品的類型、密實度與、氣味及其它異常情況,并將其記錄在現場采樣記錄表中。
        (3)樣品保存
        本項目采集的土壤樣品根據污染物的物化性質和相關標準要求選用合適的容器保存。重金屬樣品裝于玻璃瓶中保存。所有樣品密封后,低溫保存,并盡快運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
        (4)樣品流轉
        現場每天采集的樣品,對樣品按照點位進行整理,認真核對樣品標簽、采樣記錄表和樣品流轉單,核對無誤后,水樣按規定加入固定劑,土壤樣放入裝有固態冰的樣品保溫箱中,以確保樣品在冷藏條件下保存。樣品檢測之前,應存放在清潔、通風、無腐蝕且防水、防盜的安全場所。
        樣品運送時,用泡沫塑料等防震材料填充保溫箱中多余空間,以防樣品容器在運輸過程中受到破損。樣品運送時將樣品流轉單一并寄出,以方便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接收樣品時能及時清點核實樣品,確保樣品信息準確無誤。運輸過程中嚴防樣品的損壞、混淆和沾污。運送的樣品箱中放置旅行空白樣,以排除運輸過程中對樣品的干擾。
        2、 地下水采樣
        地下水采樣嚴格按照《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 25.2-2014)、《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4-2004)等相關技術規范中的要求進行。
        (1)鉆孔
        本項目地下水監測井通過北探-100型鉆機進行無水鉆孔。鉆孔的深度依監測井所在場區淺層地下水埋深、水文地質特征及含水層類型和分布以及隔水板深度而定,現場工程師根據現場鉆孔情況綜合判定,該場地內地下水監測井深度基本確定在10米。監測井鉆孔達到要求深度后,鉆井人員按照相關要求對鉆孔進行掏洗,清除泥漿、泥沙等。
        (2)下管
        現場工程師根據鉆孔的初見水位、含水層厚度以及隔水板的深度等綜合判斷,濾水管安裝的深度和長度,井壁管的深度和長度等信息。隨后,工作人員按照要求將事先準備好的標準規格的濾水管和井壁管進行連接。最后,按要求進行下管。
        (3)填礫及止水
        本項目選用質地堅硬、密度大、渾圓度較好的白色石英砂作為填料,填料自井底向上至與實管交接處。止水材料選用隔水性能良好、無毒、無臭、無污染水質等條件的膨潤土或紅粘土。
        (4)成井
        本項目根據場地實際情況,現場工作人員根據相關要求和技術標準建設地下水監測井。
        (5)洗井
        洗井分兩次,即建井后洗井和轉天采樣前洗井,提取三倍監測井容積的水量,以去除鉆井帶來的雜質,保證流出的地下水中沒有顆粒。在洗井過程中使用一次性貝勒管,保證一井一管,并做到一井一根尼龍繩,以避免地下水互相污染。在洗井過程中對地下水pH 值、電導率、水溫、顏色和氣味等進行現場監測,確保 pH值、電導率、水溫等水質參數穩定后洗井結束。
        (6)樣品采集
        本項目地下水樣品使用貝勒管進行采集,一井一管以避免地下水互相污染,采集地下水樣品過程中需配戴手套,不允許用手觸碰取樣瓶瓶口,避免設備或外部因素污染樣品。地下水采樣時及時進行現場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樣品名稱和編號、采樣位置、采樣深度、樣品質地、樣品的顏色和氣味、現場檢測結果以及采樣人員等。
        地下水樣品根據污染物的物化性質選用合適的容器保存。采取的地下水樣品裝入事先在實驗室處理過的聚乙烯瓶,所有樣品蓋緊后密封,低溫保存,直至到達分析實驗室,F場采樣完成后,對本項目場地地下水樣品信息進行匯總。
        (7)現場記錄
        現場采樣人員,通過肉眼觀察樣品的顏色、樣品的類型、密實度與、氣味及其它異常情況,并將其記錄在現場采樣記錄表中。
        (8)樣品流轉
        現場每天采集的樣品,對樣品按照點位進行整理,認真核對樣品標簽、采樣記錄表和樣品流轉單,核對無誤后,水樣按規定加入固定劑,土壤樣放入裝有固態冰的樣品保溫箱中,以確保樣品在冷藏條件下保存。樣品檢測之前,應存放在清潔、通風、無腐蝕且防水、防盜的安全場所。
        樣品運送時,用泡沫塑料等防震材料填充保溫箱中多余空間,以防樣品容器在運輸過程中受到破損。樣品運送時將樣品流轉單一并寄出,以方便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接收樣品時能及時清點核實樣品,確保樣品信息準確無誤。運輸過程中嚴防樣品的損壞、混淆和沾污。運送的樣品箱中放置旅行空白樣,以排除運輸過程中對樣品的干擾。
        6.1.3樣品保存
        采集的土壤樣品均保存于裝有冷凍藍冰的保溫箱中,未檢測前保存于冰箱內(4℃冷藏條件)。新鮮樣品保存方式見表6-4。
        表6-4   樣品保存方式
        介質 檢測類 容器 保存條件 樣本最大
        保存時間
        土壤 pH G,P 4℃以下低溫保存 
        土壤 砷 G,P 4℃以下低溫保存 180d
        土壤 汞 G,P 4℃以下低溫保存 28d
        土壤 銅 G,P 4℃以下低溫保存 180d
        土壤 鎘 G,P 4℃以下低溫保存 180d
        土壤 鉛 G,P 4℃以下低溫保存 180d
        土壤 六價鉻 G,P 4℃以下低溫保存 180d
        土壤 鎳 G,P 4℃以下低溫保存 180d
        土壤 VOCs G(棕色) 4℃以下低溫保存 7d
        土壤 半揮發性有機物 G(棕色) 4℃以下低溫保存 7d
        土壤 有機農藥類 G(棕色) 4℃以下低溫保存 7d
        續表6-4   樣品保存方式
        介質 檢測類 容器 保存條件 樣本最大
        保存時間
        地下水 pH G,P 原樣 10d
        地下水 耗氧量 G,P 原樣,或H2SO4,pH<2 10d
        24d
        地下水 氨氮 G,P 原樣,或H2SO4,pH<2,4℃以下低溫保存 10d
        24d
        地下水 氟化物 G,P 原樣 10d
        地下水 氯化物 G,P 原樣 10d
        地下水 溶解性總固體 G,P HNO3,pH<2,4℃以下低溫保存 3d
        地下水 總硬度 G,P HNO3,pH<2,4℃以下低溫保存 3d
        地下水 硫酸鹽 G,P 原樣 10d
        地下水 硝酸鹽(以氮計) G,P 原樣,或H2SO4,pH<2,4℃以下低溫保存 10d
        24d
        地下水 亞硝酸鹽(以氮計) G,P 原樣,或H2SO4,pH<2,4℃以下低溫保存 10d
        24d
        地下水 汞 G,P HNO3,pH<2 30d
        地下水 砷 G,P HNO3,pH<2 30d
        地下水 六價鉻 G,P 原樣 10d
        地下水 鎳 G,P HNO3,pH<2 30d
        地下水 鉛 G,P HNO3,pH<2 30d
        地下水 鎘 G,P HNO3,pH<2 30d
        地下水 有機農藥類 G(棕色) HCl,pH<2,4℃以下低溫保存 14d
        地下水 VOCs G(棕色) HCl,pH<2,4℃以下低溫保存 14
        備注:G硬質玻璃瓶  P聚乙烯瓶
        6.2、分析檢測
        6.2.1 檢測指標
        (1)土壤:《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標準基本指標:pH、砷、鎘、鉻(六價)、銅、鉛、汞、鎳、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有機農藥殘留。
        (2)地下水:pH、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耗氧量、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氟化物、汞、砷、鎘、六價鉻、鉛和鎳、VOCs,有機農藥類等指標作為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項目。
        6.2.2 檢測指標
        本場地環境調查時采集的所有土壤樣品、地下水樣品,全部由專業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
        6.2.3檢測方法
        本場地土壤的檢測指標其檢測方法見下表6-5,地下水的檢測指標其檢測方法見下表6-6。
        表6-5  土壤檢測指標的檢測方法
        檢測項目 方法標準 儀器設備 檢出限
        砷 土壤和沉積物 汞、砷、硒、銻、鉍的測定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 HJ 680-2013 原子熒光光譜儀 0.01mg/kg
        鎘 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 0.01mg/kg
        六價鉻 固體廢物六價鉻的測定堿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7-2014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 2mg/kg
        銅 土壤質量 銅、鋅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 1mg/kg
        鉛 土壤質量 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 0.1mg/kg
        汞 土壤和沉積物 汞、砷、硒、銻、鉍的測定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 HJ 680-2013 原子熒光光譜儀 0.002mg/kg
        鎳 土壤質量 鎳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 5mg/kg
        pH 土壤檢測 第2部分 土壤pH的測定 NY/T 1121.2-2006 電子天平、pH計 ——
        VOCs 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 HJ 605-2011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
        半揮發性有機物 土壤和沉積物 半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 HJ 834-2017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
        阿特拉津 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US EPA METHOD 3540C:1996&
        US EPA METHOD 8270E:2017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0.1 mg/kg
        有機農藥殘留 《土壤和沉積物 有機氯農藥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835-2017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

        檢測項目 方法標準 儀器設備 檢出限
        pH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
        玻璃電極法 GB/T 5750.4-2006 pH計 ——
        總硬度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
        GB/T 5750.4-2006 滴定管 1.0mg/L
        溶解性總固體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感官性狀和物理指標
        GB/T 5750.4-2006 電子天平、電熱鼓風干燥箱 4mg/L
        硫酸鹽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無機非金屬指標
        離子色譜法 GB/T 5750.5-2006 離子色譜儀 0.1mg/L
        氯化物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無機非金屬指標
        離子色譜法 GB/T 5750.5-2006 離子色譜儀 0.1mg/L
        亞硝酸鹽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無機非金屬指標
        離子色譜法 GB/T 5750.5-2006 離子色譜儀 0.02mg/L
        硝酸鹽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無機非金屬指標
        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 GB/T 5750.5-2006 離子色譜儀 0.001mg/L
        耗氧量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有機物綜合指標
        GB/T 5750.7-2006 滴定管 0.05mg/L
        氨氮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無機非金屬指標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GB/T 5750.5-2006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0.02mg/L
        氟化物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無機非金屬指標
        離子色譜法 GB/T 5750.5-2006 離子色譜儀 0.1mg/L
        汞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金屬指標 原子熒光法 GB/T 5750.6-2006 原子熒光光譜儀 0.0001mg/L
        砷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金屬指標
        氫化物原子熒光法 GB/T 5750.6-2006  原子熒光光譜儀 0.0010mg/L
        鎘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金屬指標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 0.0005mg/L
        鉻(六價)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金屬指標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0.004mg/L
        鉛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金屬指標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 0.0025mg/L
        鎳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金屬指標》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 0.005mg/L
        有機氯農藥 水質 有機氯農藥和氯苯類化合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 HJ 699-2014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
        VOCs 水質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 HJ 639-2012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

        6.3、質量控制
        6.3.1、采樣質量控制
        為了保證環境調查監測資料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本項目建立了嚴格的現場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制度。
        1、建立樣品采集、保存、運輸、交接等過程的管理程序;
        2、所有現場采集的樣品都放置于標準容器中;
        3、采集的水樣現場加入固定劑,土壤樣品放入裝有固態冰的保溫箱中,確保在冷藏條件下保存;
        4、實驗室在推薦的樣品保存期限內分析每種污染物質;
        5、在監測井建設完成后必須進行洗井。所有的污染物或鉆井產生的巖層破壞以及來自天然巖層的細小顆粒都必須去除,以保證流出的地下水中沒有顆粒。本項目利用貝勒管按照井中儲水體積的3倍進行洗井,每口監測井共洗3次;
        6、按規范要求采集現場平行樣,土壤、地下水現場平行樣數量滿足相關技術規范10%以上的要求,F場平行樣與采樣樣品一同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該項目重金屬類現場平行樣的相對偏差均符合《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及《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2004)要求;
        7、采樣時由專人填寫樣品標簽、采樣記錄。標簽上標注采樣時間、地點、樣品編號、監測項目、采樣深度和經緯度。采樣結束,需逐項檢查采樣記錄、樣袋標簽和土壤樣品,如有缺項和錯誤,及時補齊更正。編制并填寫現場采樣記錄,同時每個采樣點位均保留現場相關影像記錄,其內容、頁碼、編號齊全便于核查,如有修改應注明修改人及時間。
        6.3.2、實驗室質量控制
        實驗室質量控制包括實驗室內的質量控制(內部質量控制)和實驗室間的質量控制(外部質量控制)。前者是實驗室內部對分析質量進行控制的過程,后者是指由第三方或技術組織通過發放考核樣品等方式對各實驗室報出合格分析結果的綜合能力、數據的可比性和系統誤差做出評價的過程。
        為確保樣品分析質量,本項目土壤樣品分析單位將選取具有國內證資質的實驗室進行。為了保證分析樣品的準確性,儀器按照規定定期校正外,在進行樣品分析時還需對各環節進行質量控制,隨時檢查和發現分析測試數據是否受控(主要通過標準曲線、精密度、準確度等)。

        分享到: 更多

        關于我們 | 服務支持 | 新聞中心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4-2020 版權所有:益豐化工有限公司
        電話:+86-551-67600871 +86-551-67600870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循環經濟示范園 
          皖ICP備19020096號-1  皖公網安備34012202340700號

        99精品午夜无码一区二区_欧美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66福利在线观看_天天天天做夜夜夜夜做无码

      2. <i id="03flq"></i>
        <delect id="03flq"><center id="03flq"><ruby id="03flq"></ruby></center></delect>
        1. <i id="03flq"><bdo id="03flq"><li id="03flq"></li></bdo></i>

          <samp id="03flq"><th id="03flq"></th></samp>
          <progress id="03flq"></progress>
          <i id="03flq"><bdo id="03flq"></bdo></i>